安泰主页

“人工智能+”行研团队建言献策:《深圳如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深圳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建设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是深圳立足自身优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支撑。

受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委托,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人工智能+”行研团队负责人史占中教授带领研究团队承担了深圳市政府2020年重大研究课题——《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愿景规划(2020-2035年)》。研究团队先后调研了深圳光明科学城、深圳坪山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深圳南山科技园区、龙华龙岗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上海张江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等地,在深入分析深圳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当前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基础上,分别从“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提高创新创业资源整合能力”、“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推动高水平开放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化全方位协同创新,增强创新创业辐射带动能力”和“聚焦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建设”等五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向深圳市政府递交了课题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并提交了《深圳如何打造“超级智慧城市”》等研究专报。

课题研究报告提交之后,引起了深圳市政府和国务院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多项政策建议被科技部、深圳市人民政府近期印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所采纳。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之都,既是国家战略需要,更是其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研究认为,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和提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极为精准地概括了深圳市未来15年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内涵和奋斗目标。其中“创新、创业和创意”是核心,分别从科技层面、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诠释了其内在要求;“具有全球影响力”是未来15年“创新、创业和创意”的奋斗目标;“三创之都”则是从形态层面进行定位,意味着未来的深圳更具“中心地位”。深圳将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发挥“创新引擎”功能,并进一步成为“高水平创新的策源地、科技型创业的承载地、原发型创意的孕育地”。

 在具体政策建议方面,我们提出,要紧抓中央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契机,补齐深圳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好光明科学城;同时,发挥港深两地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互补优势,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大胆探索新的管理机制。深圳还要深化与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部委科技合作机制,主动承接国家项目,做好跟踪、沟通、组织、申报工作;主动参与国家科技计划调研和论证工作;主动服务全国,为解决“卡脖子”问题提供“深圳方案”。

同时,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尤其需要聚焦建设“超级智慧城市”,成为引领世界城市发展的标杆典范;重塑“生命健康之城”,形成自我优化的生命健康创新生态圈;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引领世界海洋城市发展潮流。总之,要牢牢抓住“重大工程”牛鼻子,加快推进深圳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建设。

 在科技部、深圳政府最近印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到了“支持建设光明科学城”“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创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管理机制”“支持深圳创新主体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鼓励深圳承担或参与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项目”等一系列战略举措。这些有力措施将进一步保障深圳的“创新、创业和创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支撑引领作用。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9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19楼行业研究院办公室
邮编: 200030      电话:+86-21-62933369      邮箱: IIR@s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