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全球经济进入存量博弈阶段,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政治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提高,国际关系发生深刻改变,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进程明显加速,数字化和线上化已经成为未来金融行业战略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商业银行在社会融资中扮演着核心枢纽的作用,近年来普惠金融和支持实体经济已经成为考核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要KPI,可是根据风险定价的底层逻辑,寻求商业价值和普惠理念的两个目标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割裂。那么,如何找到增长创新和风险管控的平衡点则是全体银行从业人员都需要去考虑的重要目标。基层的业务人员需要在自身业绩完成度和既定规则之间寻找平衡;中层管理者需要在业务增长和团队激励方面寻找平衡;高层领导者则需要综合考虑制度创新和风险管控的最佳平衡。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数字化无疑会提升金融体系的运转效率,这意味着创新和风险的传导速度都会提升,信息时代海量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已经来临,如何获取信息不再是问题,真正的桎梏变成了如何处理、运用和保护好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会带来非常多的投资机会。从银行核心系统开发到一体化中心的建设,从风险管理到激励机制,过去单一部门、单一功能性的信息化建设不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竞争力的提升已经迫切需要大而全的考虑。如何将前台和中后台的数字化逻辑打通,将基层业务和上层数字化考核的关系理清,种种角度都在催动银行业发生变革,这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为了更好地构建连接科技公司、金融机构和学术机构之间的沟通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科技行业研究团队携手产业同仁,共同搭建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的产业研究联盟,于2021年1月15日举办“银行业数字化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来自金融行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此次研讨会分为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两部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吴文峰教授致欢迎辞,向与会者表示欢迎,并强调金融科技行业研究以及此次研讨会的重要性。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金融科技行业研究团队负责人冯芸教授主持主题演讲环节。银行业研究团队负责人潘英丽教授就“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转型方向”从宏观的角度深入剖析银行业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及其挑战、转型的重要性以及转型方向。潘教授表示,提高服务社会经济的有效性才是银行业未来转型的方向。用友金融副总经理、银行业数字化专家杨光,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做了主题为“商业银行全流程财务管理的挑战与机遇”的演讲。他表示,未来的变革有三个方面:人工智能自动迭代、成本产品业务一体化以及决策精细准确智能。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总经理助理、培训事业部总经理田雨分享的主题为“人才培养负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他从人才培养现状、为什么要培养AI人才,以及如何培养AI人才等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在企业中人工智能方法如何落地。宇信科技首席顾问谷文奇以“银行数字化实践与探索”为主题,从银行数字化实践、银行数字化逻辑以及银行数字化探索三个方面展开。他认为银行数字化是试错前行的过程,快速适用即可。赞同科技集团创新官沈敏则探讨了开放银行的合规、生态、与监管方式。他认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即将出台意味着中国的开放银行可能趋向合规驱动,有效的合规、生态及监管机制能规避开放银行推进所带来的风险挑战。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中信建投证券非银金融与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师、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科技行业研究团队成员赵然,提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三大核心矛盾,并围绕To B的企业服务和To C的零售金融分析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五个趋势。
讨会的第二部分圆桌论坛由赵然主持。在这一环节中,包括交通银行金融科技部邬敏处长等在内的七位嘉宾共同交流了有关银行业数字化面临挑战,以及各自对金融科技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
金融科技研讨会为与会者带来更多的收获与思考。站在金融科技爆发的前夜,我们共同思考如何拥抱数字化时代,如何推动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并期待未来各方共同合作,持续推进金融科技的发展与落地。
供稿 | 上海交大行业研究院金融科技行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