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主页

【制造板块】董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建议

【摘要】: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实现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空间布局,提出了目前集群发展中存在着整体价值链地位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集群制度尚未完善的问题。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必须抓住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从加工制造转型智能制造,加快攻克核心关键技术的步伐,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提升全球价值链上的话语权。同时,在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地理布局和空间组织上,利用大国的市场与资源优势进行空间整合,形成集群的网络化组织结构,加强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充分把握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战略机遇,凭借土地、劳动等要素低廉的优势,制造业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价值链分工参与水平不断提升。但面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与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双重挤压,国内传统比较优势难以为继,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弊端已逐渐显现。为了摆脱我国制造业贸易附加值率低下、关键技术缺乏、创新驱动不足的局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促进产业升级,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选择,是我国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与此同时,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为典型代表的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引致的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必须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深刻理解制造业集群作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创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和争取全球价值链中的更多话语权的路径遵循。通过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建设,调整产业组织结构的空间布局,提升产业集聚的水平和高度,才能在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实现我国制造业全面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现状

所谓先进制造业集群,不仅具备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还特指在先进技术、工艺和制造业领域,地理相邻的大量企业、机构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共生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和产业组织形态。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和生物医药制造等领域(见表1),涵盖了《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

1628823313769072621.png

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从空间分布上看呈现出东强西弱、一带三核两支撑的特点。三核是指环渤海核心、长三角核心和珠三角核心。环渤海核心是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长三角核心主要在航空制造、海洋工程、智能制造装备领域较突岀,形成较完整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产业链。珠三角核心以特种船、轨道交通、航空制造、数控系统技术及机器人为主。中部支撑地区在航空装备与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实力较为突出;西部支撑地区在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产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短板

中国制造业集群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相比,大多数集群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集群整体价值链地位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集群制度尚未完善等问题。

1.  集群整体价值链地位不高

中国的制造业集群是从“低端嵌入”参与国际分工的,所从事的生产制造工序环节大都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中国制造业集群在演进发展过程中,对处于价值链中高端的跨国公司的高度依赖往往使自身陷入到跨国公司所主导的“俘获型”全球生产网络中。其结果是,主导国际产业分工的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内在的战略性技术“隔绝机制”来隔断中国制造业集群的技术上升通道,陷入技术的“低端锁定”。

2.  集群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大部分先进制造业集群以简单技术的应用为主,产业结构的总体层次、水平仍较低,创新能力及竞争力不强。首先,集群对自身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支持力度不够,技术原创性较差,主要靠吸引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入园来引入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其次,不少集群一味争夺项目、追求产值,忽视培育包括专利、知识产权在内的核心竞争力,造成企业对外技术依赖性较强,集群发展后劲不足。第三,产学研用机制不完善。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与大学或研究机构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氛围,大学或科研机构并未成为集群创新的重要外溢来源和科技创新始发性资源。

3.  完善的产业集群机制尚未形成

我国产业集群缺乏完善的产业集群机制。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对产业集群政策经验不足,过度依赖土地经营和优惠措施,导致集群发展中普遍存在用地浪费、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欠缺、无法形成有效的创新氛围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中介组织的运行环境有待改善,不少集群缺少在法律、信息、管理、产品推广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支撑,也缺乏为其培养专用性人才的教育机构和完整的培训体系,阻碍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建议

中国制造业集群的主要短板在于创新能力、组织架构与制度环境等方面,导致中国制造业集群“大而不强”“散而不聚”。面对全球价值链曲线的变化趋势,中国有必要跳出传统“微笑曲线”的思维逻辑,及时调整和转变思路,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作用来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1.  从加工制造到智能制造

必须牢牢抓住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技术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中国制造业体量庞大对智能制造技术存在规模化需求的优势,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战略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

2.  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

全球价值链重构为中国制造业集群提供了系统性技术“赶超”的机遇。新一轮产业革命引发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以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引领。只要中国能够有效利用完善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市场规模,率先攻克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就完全有可能从世界科技的“跟随者”变为“并行者”甚至是“领跑者”,直至实现对发达国家的系统性技术“赶超”。

3.  从空间无序到空间整合

随着中国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可以利用大国的市场与资源优势,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协同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但前提是必须打破行政地域空间的限制。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城市群建设为基础,根据各制造业行业的空间分布情况,合理规划每个领域的集群的主要承载空间,以求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细化产业链分工、进行资源整合和统筹协调。二是通过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推动围绕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跨区域的分工协作机制、资源共享与利益分享机制。三是消除区域市场壁垒,加快推进区域市场联动,构建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4.  从松散结构到网络化组织

要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需要改变目前较为松散的集群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合作与互动,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集群发展命运共同体,形成集群的网络化组织结构。一是打造一批世界级行业领军企业,作为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基石。二是集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通过“补链”与“强链”,完善升级产业链条,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三是推动功能健全、类型丰富的集群中介组织体系建设,为集群发展添加润滑剂与粘合剂,推动形成组织共治、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集群网络化发展模式。四是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特别是提升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水平,实现集群生产与服务功能相结合。

董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智能制造行研团队负责人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9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19楼行业研究院办公室
邮编: 200030      电话:+86-21-62933369      邮箱: IIR@s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