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受新冠疫情影响,消费行业经营遭受重创,相关场景银行卡交易规模增长承压;交易向线上迁移,境内扫码支付习惯得到巩固,境外扫码等非接支付市场兴起;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受到更多关注,产业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发展较快,数字化转型成为支付行业热点话题......
一、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全球供给和需求两端均萎缩,主要经济体数据出现显著下滑。IMF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总量下降 3%,其中发达国家下降 6%,发展中国家下降1%,假设疫情在2020年下半年消退,防控措施可以逐步取消,随着政策帮助经济活动恢复,全球经济预计在2021年将增长5.8%。麦肯锡预计今年全球支付产业收入将较去年下滑8%至10%,约减少1650亿至2100亿美元,其中传统POS支付(线下)规模将减少30%至40%。
国内统筹防疫成效显著,国民经济逐步复苏。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有所回升,同比增长3.2%。
二、新冠疫情对主要消费行业和支付产业的影响
1.消费行业经营遭受重创,相关场景银行卡交易规模增长承压
消费行业经营普遍受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由1月的8%降至3月的-15.8%,其中餐饮行业收入同比增速骤降,由去年的9%降至今年3月的-46.8%,6月仍未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疫情对于线上行业移动支付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线下行业受到重大打击,疫情期间“无脸可刷”导致刷脸支付交易停摆。
相关场景银行卡交易规模增长承压,一季度银行卡人均消费金额为1.8万元,同比下降11.02%,一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环比增加24%至918.75亿元,达历史次高点,对今年银行发卡业务造成一定压力。
2.交易向线上迁移,境内扫码支付习惯得到巩固,境外扫码等非接支付市场兴起
疫情助推服务业线上化,催生中国线上交易热,中国商务部7月30日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已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网购用户比上年增加1亿人,消费线上迁移促使服务商提升线上支付体验。
二维码扫码支付已成为主流消费者习惯,境外扫码等非接支付市场兴起,产业主体方面,今年2月谷歌支付为线下商户推出二维码支付服务,5月PayPal已在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香港等28个国家或地区推出二维码支付,用户可使用PayPal APP实现主扫和被扫付款,尼日利亚移动支付平台Paga也计划今年二季度在尼日利亚推出二维码支付及NFC支付;国家主体方面,印度尼西亚央行已于今年1月开始使用统一二维码标准QRIS,巴西央行即将推出的实时支付系统PIX支持通过二维码进行交易验证,缅甸央行将在今年内研发出二维码支付系统。疫情有利于加速二维码等非接触式付款的推广。
3.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受到更多关注,产业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疫情期间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受到更多关注,如无人超市、自助贩卖机等,O2O生鲜电商平台也相应崛起,网购生鲜的习惯已经养成,超6成用户网购生鲜每周1次以上,如疫情期间盒马鲜生线上订单大增,为补足门店运力,招收1500多名来自云海肴、青年餐厅、茶颜悦色等30多家暂停营业的餐饮企业员工前来支援,盒马鲜生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的完整闭环,线上导流和数字化沉淀是目标策略。
虽然自2019年以来生鲜新零售模式逐渐归于“平静”,从疯狂扩张步入战线收缩调整阶段,但是随着生鲜电商模式和技术成熟、网购生鲜用户数量进一步扩大、生鲜电商供应链升级,后疫情时代生鲜电商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
4.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发展较快,数字化转型成为支付行业热点话题
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数字化程度高,借助疫情有了较大发展,业务上了新台阶,包括支付宝全面转型数字生活平台、腾讯启动SaaS技术联盟等。随着5G普及和商用,阿里云和腾讯云未来三至五年内在新基建领域将分别投入2000亿元和5000亿元,后疫情时代产业数字化将进一步加快升级。可以预判互联网企业分流支付行业收入的四个阶段将为场景建立、业务切入、渠道变现、大数据变现。
在2020年5月发改委发布的“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下,B端数字化成为疫情下发展最快业务点,例如线上办公、远程教育,发展逻辑与C端相同,从办公、通讯等需求获取对公用户、搭建场景,输出中台、后台云技术,提供整套对公解决方案,对公支付解决方案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协同办公软件用户数增速快,侧面反映B端需求——腾讯会议目前有1.6亿活跃用户、腾讯企业微信有2.5亿用户,阿里系钉钉有3亿用户。
三、后疫情时代下支付行业的发展趋势或机遇
B、C两端线上化是常态,支付已经不是主要输出点,而是综合解决方案中的一环,服务更加多元化。随着支付技术的发展,C端服务的标准化输出,通过技术输出逐渐打破了原有的牌照壁垒,基本实现普惠金融。发展零售、交通、政务、校园多行业线上服务成为常态,在线问诊等服务也均有落地,智慧生活将如科幻电影般逐一实现,嵌入了支付功能的综合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高效、便捷、顺畅的生活方式。C端市场的饱和,促进支付机构不断勤耕B端市场,B端线上化和数字化发展的需求,为商户提供全面统一的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产品和服务高度融合,成为支付市场竞争的关键。
无感支付、无接触支付或成未来线下新趋势。非接支付、车主场景无感支付(加油站、停车场)等高效便捷支付方式随着科技发展,扣款失败或额度错误的情况将陆续减少,用户体验将大幅提升,或成未来线下新趋势,据统计目前车主最快只用2秒即可完成缴费离场。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加快赋能企业数字化升级。随着5G通信技术发展,基于5G的新基建逐步完善,数字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中国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超50%,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主引擎,产业主体在后疫情时代将体积极进行企业数字化升级。
作者介绍:胥莉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支付行业研究团队负责人
团队成员:李启睿
研究方向:支付经济学 金融科技 数字货币 互联网平台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