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主页

【文化与服务板块】陈宪:长期看好中国经济的三个理由

当下,中国经济的大背景是正在形成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短期,中国经济确实面临多方面的下行压力,但是在长期,中国经济健康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抉择。

大家知道,所谓战略决策,就是一个长远抉择。

中国过去40多年,经历过关于经济转型的各种提法,从转变增长和发展方式到“新常态”,再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都在不断把握各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内在矛盾。

从经济学来看,供需关系的深刻变化,是当前包括中国经济在内的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变化,是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原因。双循环将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中国经济。

扩大内需是“双循环”的战略基点。现在中国要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是这个战略基点的重点。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持续提高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实现“双循环”的重中之重。实现共同富裕,中等收入人群要占很大比重。如果到2035年、2050年,中国的中等收入人群能够达到40%、50%、60%,双循环战略也能很好的实现。

现在国内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它和供给、创新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还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因此,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全球经济、中国经济现在最大的不确定性、最大的制约是疫情。

2007年,中国GDP同比增速为14.2%。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逐步下行,到2019年GDP同比增速降到了6.1%,当时大家普遍认为基本到底部了,2020年会缓慢回升。但在2020年初,我们受到了疫情冲击,第一季度GDP增速为-6.8%,好在中国当时的疫情防控非常有效,第二季度GDP就开始回升了。

2021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8.3%,达到一个高点(因为2020年同期数据很低),后续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行,第三季度降到4.9%,由于疫情多地散发等原因,第四季度可能还会再降。但是,我们在前三季度基本实现了6%的增长,只要第四季度增长能达到3%-4%,全年基本上可以实现超过7%的增长。

从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三季度来看,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构成是不稳定的。比较理想的格局是,进出口大致均衡,消费占到70%,投资占20%-30%。

收入问题也是大家关心的。目前,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大致同步,但仍然不尽如人意。

重点在于,2021年第三季度,有些行业下滑比较大。根据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的服务业分行业同比增速差值可以看出,第三季度受疫情冲击(假设不存在其他影响因素)最大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其次是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房地产业。

第四季度房地产业可能回升,但住宿、餐饮和交通业还是很严峻。大家知道,服务业在中国的城市占比很高,像北京、上海可以达到70%。服务业受冲击大,意味着对整个经济的影响非常大。

我们还要看到一组数据——CPI和PPI的剪刀差。也就是说,CPI走低,PPI走高。这颠覆了我们原来的认知,原来CPI和PPI走势保持同步,而现在是反向。

PPI走高的原因,主要是外部冲击,比如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内CPI比较低,是因为居民收入上不去,需求自然也上不去。

所以,中国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

第二,需求端消费和投资端双不足。

第三,供给端PPI高企,出现输入型通胀。当然,以现在的CPI水平来看,不能说整个中国经济通胀了。也有人担心,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通缩、滞胀,我个人认为,从宏观数据上看,至少这段时间里不太可能。

我认为,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要面对各种结构性矛盾。有些经济学家说,宏观数字还比较好看,但是大家也看到中国经济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微观上、结构上。可微观上也有反差,有些行业是下滑了,但有的新兴行业快速增长,不然怎么解释中国经济总体增长不错呢?我们要看到出现的问题,也要看到好的部分。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归为三个方面: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我认为这个概括很好、很简练。当年反凯恩斯主义的人提出“理性预期”,意思是企业、老百姓对未来的信心,对当下经济有很大影响。所以预期转弱不好,说明大家的投资信心、消费信心受到了影响。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采取的措施也很多,主要包括:一、多管齐下帮助企业纾困。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深化改革解深层次矛盾。

市场主体活力是最重要的,他们能活下去,就能带动就业、收入、税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就是激发企业家的活力。12月6日《人民日报》专版文章谈企业家精神,其中有一句话说:“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前一段时间公布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企业家精神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亚布力论坛团结了一大批企业家,这些企业家的活力、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太重要了。当然,企业家的信心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使他们有更好的营商环境、更好的产业生态等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稳字当头”不仅仅是“稳增长”,它还有更大的内涵。

我认为,长期看好中国经济的理由有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经济特有的体制韧性。韧性来源于:特有的体制优势、坚持市场化改革、坚持高水平开放、坚持内生化发展、不断优化的宏观调控。

第二,中国勤俭有为的文化传统。中国人不仅勤劳,而且节俭,赚了钱以后存起来,用于投资子女教育或者企业再生产。儒家文化也提倡“有为”,人来到世上就要做点事情,这是比较终极的原因。

第三,中国超大规模经济体效应。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发现,“大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小国”无法比拟的内部差异性、内在动力、市场和资源等专业化和规模优势,并因此影响大国的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

中国超大规模经济体具有几个明显特征:第一,市场能够形成巨大的有效需求。第二,市场能够形成超大规模的生产和供给能力。第三,要素禀赋总量优势明显。第四,地域广大,城市群、都市圈区域一体化,带来巨大增长空间和动力。我认为,到2050年左右,甚至更早一点,中国都市圈的数量,要超过省市自治区的数量(31个)。未来,越来越大的经济总量并不是平均分布,而是集中在这些都市圈。

超大规模经济体有强大的需求优势、供给优势和市场优势(供求双边互动)。当然,“超大规模”也会带来社会体系复杂性、拥挤外部性、协调成本和超大规模社会治理风险等问题,需要在发挥超大规模经济体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面对和解决上述问题。

文章来源:2021年亚布力论坛创新年会上的演讲

陈宪: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非营利行研团队负责人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9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19楼行业研究院办公室
邮编: 200030      电话:+86-21-62933369      邮箱: IIR@s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