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主页

【人民网】陈宏民:疫情过后,哪些“互联网+”会迎来第二春?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绝大多数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但也给某些行业带来了重要的机遇。随着国内疫情逐步趋于稳定,行业开始复苏。上海也出台了28条综合政策举措,从税收优惠、减免租金、金融支持等方面,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疫情后,国家和地方面临着重振经济的巨大挑战。如何从此次疫情中总结经验,未雨绸缪,激发行业的巨大潜力动力活力?人民上海会客厅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副院长、安泰经管学院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陈宏民,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的影响”这一热门话题进行深度访谈。

陈宏民.jpg

陈宏民: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副院长、安泰经管学院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

记者: 此次疫情,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些企业面临运营困难,有些企业正在快速转型,还有一些新兴行业正在兴起。在您看来,此次疫情对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是什么?是否导致行业新的布局调整?

陈宏民: 从宏观上看,此次疫情在短期内对经济发展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果最后并未形成全球性的重大疫情而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话,那么我国经济大概到今年年底有望回归到正常轨道;否则恢复期会更长些。
     
从行业层面看,疫情导致行业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一是整体需求萎缩,如酒店、旅游、餐饮等;二是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源)大量减少或成本显著上升,如快递、家政服务;三是供应链不畅甚至断裂;四是政策性限制。
      
制造业的困境是从下游逐渐向上传递的。比如疫情造成国内服装需求减少,于是服装行业面临困境;接着困境传递给纺织业,再传递给纺织机械行业等,其他行业也大致如此。疫情的发展还会显著影响我国的出口货物贸易,从而进一步加剧我国许多制造业下游企业的困难,并迅速向中上游企业传递。
      
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和供应链的不畅,对接下来行业恢复期影响很大。在一些中小企业集中的行业,由于恢复能力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恢复的缓慢。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救助计划是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以及实施的有效性对于经济恢复的效果和速度是至关重要的。
      
毫无疑问,此次疫情推动了许多行业的重新布局,包括会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提高在线业务比重。

记者:有人认为,由于这场疫情的不确定性拖累了市场;有人认为,随着疫情的日趋缓解和最终消除,行业的需求一定会出现反弹,并逐步回到正常状态。您如何看待?

陈宏民: 疫情过后,需求当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是通常不会回到原先的状态。从历史的视角看,每次重大疫情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生活理念、甚至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改变会深刻影响到疫情之后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产品结构,甚至经济社会的体制机制及运行模式。
      
比如,六百多年前欧洲的黑死病,冲击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瓦解了他们的传统信仰,人文主义兴起,为文艺复兴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17年前的“非典”疫情,虽然不能与黑死病和当前这场新冠疫情相提并论,但也大大激发了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互联网+”的第一个高潮由此掀起。
      
所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经济的反弹一定不是按比例恢复,更不会回到原先的状态。比如人们对健康和公共卫生的关注一定大大加强,这方面的公共支出和商业行为肯定会超过之前的比重。
      
此次疫情带来一个更大的变化会是,各行各业与互联网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融合!即以互联网作为更加基础的设施,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于企业从运营管理到产品服务,全方位地转型。你可以称之为“信息化升级”或者“数字化转型”或者“智能化服务”等。

记者:此次新冠疫情的影响,与17年前“非典”疫情过后的形势相比较,有哪些不同?

陈宏民: 按照我的推测,这次疫情过后会兴起一波新的“互联网+”高潮,我称之为“互联网+”第二春。这是对应于2003年“非典”疫情过后所兴起的第一个“互联网+”高潮。
      
与17年前的形势相比较,当前有四方面的优势:首先是社会理解,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运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习惯和能力远比那个时期要强大。其次是企业成熟,经过第一轮的实践和试错,企业在开发线上产品和业务,搭建互联网平台时的经验要比那个时期丰富得多,外部可利用的资源也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第三是政府支持,对于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业务的管理能力也比那个时期要强得多。最后是技术进步,互联网运用的技术环境也比那个时期优越得多。
      
十几年前还是3G时代,而如今我们正在迈入5G时代。所有这些都为“互联网+”第二春的到来创造了良好条件。当然也有不利因素,就是如今全球经济动荡,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

记者:目前,政府已经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发布28条来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您认为,在此契机之下,企业如何调整,快速适应疫情带来的业务改变?这次疫情是否会刺激企业偏向线上业务,未雨绸缪?

陈宏民: 面对疫情,企业应立足生存,探索未来。立足生存是指“活下来是硬道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都要对内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控制现金流;对外用足政府各类救助政策;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抱团取暖。探索未来,是指要充分意识到疫情过后,许多行业都会顺势转型升级,企业竞争进入新赛道;要加强研究和关注,积极适应新环境,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行业都出现了在线业务的激增。但是疫情过后,这种趋势会持续喷发,还是逐渐回落?各个行业向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的条件和能力差别很大,哪些行业里的企业才能够抓住机遇,及时转型,抢占新赛道呢?这是当前绝大多数企业除了立足生存之外,最应该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记者:疫情之后,哪些“互联网+”会迎来“第二春”?

陈宏民: 我们知道,有个著名的“波特五力模型”,用来判断和评估一个行业的平均盈利能力。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有五方面的力量影响上述能力:行业产品的替代、行业的进入门槛、行业内部的竞争强度、供应方和买方的砍价能力。
      
但是,互联网时代外部环境瞬息万变,企业只有加快数字化转型,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先机。为了分析和评估一个行业向数字化转型,拥抱“互联网+”第二春的能力,我提出了一个“新五力模型”。
      
我认为,一个行业向数字化转型的能力主要受到五个力的影响:政策法规、技术环境、用户偏好、主流企业的接受度以及它自身的盈利模式。具体来讲是这样的:

第一个力量是政府的力量,即政策法规的扶植或者限制。“互联网+”第一春的经验告诉我们,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政府的力量是最重要的。政府的支持与否具体会体现在进入许可、专业要求和税收优惠等三个层面。
      
第二个力量是技术的力量,即技术环境。企业推进互联网或者数字化转型,对于通讯条件和终端设备都有一定的要求,还有信息采集和分析工具,以及运用场景的要求等。
      
第三个力量是用户的力量。用户是否选择在线服务取决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线下业务是否容易获得,性能与质量与线上比较如何等;而主观因素则包括用户的学习成本和心理转换成本,如果是企业用户,还要考虑整个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转型的成本。
     
第四个力量是传统的阻力,主要考虑主流企业接受度,比如行业中领先企业和主流企业的传统模式在市场上所受到的挑战和压力,数字化转型所需要付出的代价等。
     
第五个力量是资本的力量。只有转型后具有清晰而有效的盈利模式包括新型的定价模式、合理的信息披露模式和有效的资源整合能力,才能得到资本的支持。
      
不同行业所面临的五力强度是不同的,在不同时期这五力强度也在变化之中。深刻评估一个行业所面临的五力强度及其变化,对于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对于这个行业的互联网升级,是至关重要的。
      
运用这个“新五力模型”分析的结果,我们认为,像在线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办公、还有聚焦行业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B2B平台等产业互联网细分领域,都具有爆发的潜力。

记者:受疫情影响,线上消费火热,“宅经济”是否会改变未来的消费市场?

陈宏民: 这场疫情把全国人民都逼成了“宅男”“宅女”!三个月“宅”下来,“宅经济”一定会伴随着“互联网+”一起会掀起高潮。
    
宅经济”并不像人们简单理解的就是快递物流,其内涵要广泛得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要深远得多。“宅经济”大致上覆盖两个领域,包含三个阶段。两个领域是指 “宅生活”和“宅工作”,此次疫情尤其对于“宅工作”起了重要催化作用。
      
另外它的发展又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线上购物,以满足“宅生活”的用品需求。这轮从“非典”疫情之后就开始兴起,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高潮。此次疫情进一步推进了一下,所以疫情过后快递物流会有迅速反弹,不过高度有限。
      
第二阶段是各类在线服务,以满足“宅生活”的服务需求。在线教育和远程医疗都属于这个范畴。此次疫情对于在线服务,从企业试水、用户体验到政府监管,都做了非常有价值的尝试,未来一定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不过服务与产品相比较,标准化程度差,体验效果参差不齐,发展速度不如电商那么快。
      
第三阶段是广义的远程办公,以满足“宅工作”的环境匹配。如果说“宅生活”是个人的事情,“宅工作”则是群体的事情,需要许多公司在组织架构、分工模式、考核体系等方面做颠覆性调整。所以这个阶段起来更慢一些,但是会是个大趋势。相应地,会带动从网络基础设施到终端设备,甚至到房地产,室内装潢等诸多领域的发展。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还会对人们在观念上有很大改变。

记者:最近,全球股市震荡,是否会影响中国的市场?

陈宏民: 当然会影响中国市场,而且影响会很大。无论从进出口贸易还是从全球产业链角度都是如此。全球疫情还在发酵中,有点儿像国内春节期间的状态;所以影响的程度目前还是难以估计的。
      
从中美贸易摩擦到此次全球范围的疫情,我们应该意识到,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像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记者:葛俊俊)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9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19楼行业研究院办公室
邮编: 200030      电话:+86-21-62933369      邮箱: IIR@sjtu.edu.cn